人才招聘

就业创业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招聘 >> 就业创业指导 >> 正文

职场新人要先学会沟通

发布日期:2019-01-26    作者:威廉希尔     来源:威廉希尔     点击:

1“你的看法是什么?”

一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往往不利于沟通的进行。沟通是双向的,询问对方的观点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也能及时纠正沟通中的偏差。

2“不好意思,是我的错!”

遇到问题,先承认错误,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然后投入到解决问题中。即使问题的最大责任并不在自身,主动承担责任也能给他人留下一个有责任感的形象。但也必须注意,不是所有的责任都可以随意揽上身的哦!

3“你的主意太好了!”

此句常在聆听对方观点时使用,“你的主意太好了”实际上是一种范例,在展示你对于对方观点认同感的同时,对表达者也是一种鼓励。也许你并不完全赞同对方的观点,但也需要时时展现你的回应。

4“让我再想想,××点前给你答案好吗?”

这是暂时缓解危机的句型,当你对某件事无法立即确认时,直接回答“不知道”显然并不合适,但是也一定不能随意确认。这个回答,可以给自己考虑的时间,又会让人觉得你做事很用心,但之后,必须赶紧准备并在预定时间内给出答案。

5“好,我马上处理。”

工作来的时候,先别推脱,爽快地接下工作。对工作犹豫不决的态度常常会给他人造成“做事不负责任,拖拖拉拉”的负面形象。如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再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3”种表达方法

影响表达内容的架构

1信息分类

职场沟通,核心要点,就是需要建立“信息点”的意识。在职场中,尤其是在汇报工作中必须要避免用大量的话语重复同一个意思。

在沟通前,可以想一想:我需要向他传达哪些信息点?如何才能最简练、最有效地传达信息,降低对方的接收成本?在表达中,则必须注意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全面的信息量。

开宗明义“我要传达什么信息”和“这个信息有几个要点”,可以让对方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心理预期。然后,直接表述信息点,尽可能帮助对方节省转化的过程,避免信息的失真。

举个简单的例子:

经理,昨天跟某主播沟通过了,他提出了一些要求,我总结成下面三点:

第一,签约费50万,先付50%,一年期满再付尾款。

第二,打赏所得,平台跟他按55分成。

第三,每周至少直播5次,至少2次首页推广。

这个信息的传达,就非常简洁、直接、有效。经理不用去思考主播的诉求是什么,只需要考虑:我能不能满足这三个要求就可以了。

在进行信息分类时也必须注意:

1.阐述要点不要超过4点,否则,会令对方感到超负荷。

2.各个要点之间,在逻辑上必须彼此独立,互不交叉,避免给人混乱之感。

3.每个点只讲述一个事情。如事情复杂则可分层次表达。

2角度置换

职场沟通中,最容易发生的一个问题,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而没有考虑,对方想听到的内容是什么。

这是许多职场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所以,当我们进行表达时,必须站在聆听者的角度,思考其最需要了解的信息,再进行进一步的倒推:

这样组织信息,可以有效地传递最重要的内容,也会极大地提升你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3两面突出

麦肯锡有个30秒电梯理论:每一个业务人员,都必须有在30秒的时间内向客户介绍方案的能力。在企业的整体运营中,30秒理论对企业的发展、团队的执行与沟通都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因为工作的快节奏,加上聆听者时间有限,如果你不能用最短的时间抓住他的注意力,将你想表达的内容传达给他,也许你就会失去机会。

这是一个What - Why - How模型,是最符合认知的结构,同时突出Why与How也能使聆听者更易赞同你所表达的内容。

在使用此方法时必须注意:

1.Why 1和Why 2的区别。

前者主要阐述,这个方案的优点是什么?能够产生什么效果?

后者则阐述,这个方案能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要采取这个方案?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为你的方案,提供强有力的论证。

2.可行性。

可行性就是执行这个方案的难度是什么,需要付出什么条件和资源。

在阐明必要性(Why)之后,用可行性来作结,会有一种“呼吁行动”的效果 —— 在听完必要性之后,对方往往会习惯性地考虑“那这个事情要怎么做?”这时,如果你直接给他一个答案,告诉他:这个事情可以做,而且很简单,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

经理,我认为我们应该做一次事件营销。

一方面可以带来更高的曝光和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效果推广已经有点疲软了,成本太高,也可以开拓一个新的推广渠道。我认识一个团队,就是上次那个xxxx事件的策划,效果很赞,可以去问问看。

当老板、同事转变为一般的聆听者,以上的方法与句式也可助力日常工作学习中信息的准确表达和良好的沟通。但也需要注意:技巧方法千变万化,精心准备,保证内容才是王道。

内容来源:威廉希尔整理自知乎、Lachel、搜狐“MBA关注”